CFW
2011年10月10日
邪恶力量or本性回归?时装的秘密暗语
CFW
2011年10月10日
最近的时尚潮流带我们坠入到黑色的迷幻世界。不管是从LV、Givenchy和Alexander McQueen的秀场,还是在大明星蕾哈娜、Lady gaga穿的捆绑式样的服装上,都能看得出那种邪恶暗示的力量,或者说是一种性感的表达。
时尚和情色就像是一对孪生妹花,总是被人们掺和到一起。人们喜欢在时尚的氛围里面,享受性感带来的感官以及精神上面的冲击。情色催生时尚,在一定意义上面没有情色的时尚是没有任何看头的,那只会将消耗大把银子买来的衣服,变成夏娃手中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凯特·摩丝为《Vogue》拍摄的性感写真
大牌爱玩的某种暗示
看看各大品牌最新的2012春夏系列的发布秀场吧,各种以甜美、帅气、复古外表包装着的时装其实只有一个主题——让女人看起来更性感。Prada以甜美为“借口”,呈现露出全腿的连体衣以及若隐若现的棉质镂空裹胸,勾起男性的荷尔蒙;Versace则是将一贯的紧身衣进行到底,以包身的露腰长裙来刻画“海洋仙子”的形象;“雪纺皇后”Alberta Ferretti更是在薄纱和雪纺之上重现非洲部落图腾,将女性原始的粗狂之美与轻盈面料的婉约浪漫互相交融。
克劳蒂亚·雪佛在《Vogue》封面上戴着神秘的蕾丝眼罩
也许就像著名的时装设计师汤姆·福特(Tom Ford)说的:“时尚真正使人着迷的地方就是它与性有某些联系。”
一向以优雅著称的Chanel,在“时尚大帝”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到来之后添加了不少性感的因素,虽然曾经惨遭“降低格调”的批评,却在销售数字上表现卓著。严谨的Jil Sander,也在迎来新设计师拉尔夫·西门(RafSimons)时尝试了为女人带来情色因素,那些如纱一般的透明面料,把女装的廓形整个改变了,甚至变成了一个引人拆封的大礼物。
Lady Gaga的“捆绑”写真
相比起来,Roberto Cavalli的性感就很直接了,他的晚装深v领、大露背。这个不够奇,比较厉害的是Jean Paul Gaultier,他不仅开创了内衣外穿的形式,还创造性地夸张化了女人的性征,为巨星麦当娜造了一件尖锥胸罩,把情色的元素做了漫画式的夸张处理;更厉害的一招是“中性化”,他把女装设计成花花公子的制服,一点不露,却充满了力量和颓废的气息。还有Helmut Lang是把虐恋中的捆绑引进时装,汤姆·福特把70年代性开放时期对“无性不欢”的自然主义态度引入Gucci,这些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看来,当今时装的情色主题,早就不是“露与不露”这么简单的问题了,它通过服装来启发人类心底更为隐秘的冲动,甚至其矛头并不指向刺激情欲,而成为了设计师们通过时装来表达自己对情色文化的态度。
汤姆·福特新系列的大尺度广告
时装摄影的人体艺术
近年来,性感的时尚大片成为一本杂志麻辣十足的调味剂。
酷感十足的锥形胸罩、纤细的丁字内裤,眼神迷离,姿势暧昧,超模凯特·摩丝去年为《Vogue》意大利版拍摄的这张时装大片可谓情色味道十足;今年8月《Vogue》西班牙和德国版,明星凯蒂·霍尔姆斯和克劳蒂亚·雪佛身着欲遮还羞的蕾丝出现在封面上;而在《LOVE》中,母夜叉或者捆绑着的裸体女郎形象更是在内页经常出现的内容。
各式各样的时装杂志每期不落地找来摄影师表达“性感,性感,更加性感”的主题。许多人对这种“低俗”的演绎嗤之以鼻,但有的人却说这是一种虐恋艺术的回归,一种新的时尚造型,应验了人们对本性的追求。
雅米·波切特与她的“宠物男”
设计师蒂埃里·穆勒(Thierry Mugler)曾经这样描述:“时尚非常残酷,就像一位苛刻的情妇一样。”虽然这句话很难理解,但是这有助于我们解释时尚的黑暗世界以及所呈现的那种看似邪恶的力量——面具、塑料、鞭子甚至是乳胶这些很少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东西竟然成了高级时装的附属品。
时装界带有情色意味的摄影传统早已有之。赫尔穆特·纽顿(HelmutNewton)向来喜欢表达健硕夸张的女性身体,他让女人在镜头前搏斗,配合当时流行的垫肩女装,呈现出不输给男人的具有力量的身体线条。与他同时代的盖·伯丁(Guy Bourdin),则着力强调“高跟鞋”,那些被抽象出来的情色符号成了他镜头下的主角。除此之外,泰利·理查森(Terry Richardson)和尤尔根·泰勒(Juergen Teller)的摄影风格更加容易辨认,不加推敲的灯光布置,粗糙直接的表达,都使得他们在表现情色的主题时,显得特别刺激与原始,却又生机勃勃。而大卫·拉切贝尔(David La Chapelle)则营造了一个又一个艳俗无比的情色世界,或是让剖开的西瓜遮掩着女性私部,或是在裸女的身上缀满LV的Monogram图案,无时无刻不在他那色彩丰富的照片里开着下流龌龊的“黄色玩笑”。
在这些摄影师的图片里,时装的世界几乎等同于情色的王国。
1995年时尚摄影大师Jean-Baptiste Mondino为《ELLE》拍摄的大片
始终离不开的人性表达
和时装和摄影的历史发展联袂闯荡的是人类对性的态度。恋童癖、恋物癖、虐恋、同性恋等等性观念的日常化,都影响到了时装在情色层面的趣味。
古罗马时期的服装没有款式分别,女子都穿宽松长袍,然而她们却可以简单地采用既薄又透的面料让自己一下子从庄严优雅的贵妇变成充满诱惑的荡妇。洛可可时期的女装则复杂优雅无比,把女人的身体拆分成每个细小的部位,进行精致的装饰。
尽管设计师玛丽·奎恩特(MaryQuant)把当年由她所开创的迷你裙风潮归结为“对矫揉造作的成年人世界的厌恶”,然而,她的平底鞋、背带裤和迷你裙都呈现出发育不全的幼齿诱惑。街头每个玛丽·奎恩特的拥趸都穿得像个十足的“女孩”。与此同时,作家纳博科夫写完了恋童癖小说《洛丽塔》。
时装进入了60、70年代后,尽管女人的性观念空前解放,人人过着像罪恶深重的“索多玛城”一样的放荡生活,而此时的服装,反倒是反情色的。无论是YvesSaintLaurent所创造的相对中性化的服装,还是嬉皮士们越来越长的裙子,都在和性信息明朗的迷你裙说再见。女性的裤装宣称的“独立自主”也是对男人为大的社会风气的抗争,是一种反时尚的表现。
到了社会财富空前的80年代,大家手里的钱开始多了起来。整个时代都浸在一杯名叫“醉生梦死”的酒里。服装的情色意味又再度赤裸裸地表达了出来,即便是Chanel也不能免俗,最大的改变就是把裙子的长度收短。今天的时装,更是利用高科技面料或是细微结构的拆分,把人类复杂的冲动细致到每个微小单元,并进行渲染。
其实说白了,时装本就是满足社交之用。而社交之意,无非男女,这是永恒的主题。此种意念自然会反映到着装风格上,那就是竭尽所能地展示性感、增强引力。所以,西方传统的社交场合充满了性暗示、性渴望、性召唤,时装,尤其是晚装的设计无不以此为核心理念,唯一目的就是要让参加社交的女性亮丽、风骚、浮夸、招摇,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女人的韵味。
性感的变迁
1917年,蒂达·芭拉(Theda Bara)在电影《埃及艳后》中的造型丰腴而性感。她娇艳、邪恶、泼辣的演出曾在美国电影界里掀起了一个“妖妇”潮。
1957年,电影《巴黎之恋》中,演员的造型尽管充满法式优雅,但也性感撩人。
1998年,Thierry Mugler的时装突出一个精致的轮廓,完美的线条勾勒出身躯,把虐恋气质表现到极致。
2008年,魅惑性感的蕾丝口罩,贴合MarcJacobs的春夏“裸与透明”的潮流,以Richard Prince的艺术为原型的护士造型让人印象深刻。
Copyright © 2023 CFW版权所有,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