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
工作信息
HENKEL
Indirect Purchasing Manager, Korea
正式员工 · SHANGHAI
HENKEL
Flexible Lamination Sales Manager - East China
正式员工 · SHANGHAI
L'OREAL GROUP
(Junior) Medical Assessor - l'Oreal Research & Innovation
正式员工 · SHANGHAI
L'OREAL GROUP
(Assistant) E-Commerce Manager, Biotherm,Tmall
正式员工 · SHANGHAI
L'OREAL GROUP
[North Asia & Sapmena Zone bt] Enterprise Solution Architect, Shanghai
正式员工 · SHANGHAI
L'OREAL GROUP
(sr.) Supply Chain Executive, Planning - Ysl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Influencer And Digital Marketing Executive For Fragrance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Marketing Director - Orveda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Assistant Brand Manager For Adidas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Brand Manager For Fragrance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Digital Technology Senior Manager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Assistant Brand Manager For Gucci
正式员工 · SHANGHAI
JCPENNEY
Quality Engineer
正式员工 · SHANGHAI
L'OREAL GROUP
Indirect Purchasing Manager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ENTRIC BRANDS
Coordinator, Operations
正式员工 · GUANGZHOU
H&M
Business Controller - h&m Move
正式员工 · SHANGHAI
H&M
Transport Coordinator
正式员工 · SUZHOU
H&M
Business Controller, Sustainability
正式员工 · SHANGHAI
H&M
Loyalty Manager Greater China
正式员工 · SHANGHAI
ESTÉE LAUDER COMPANIES
Function Manager,Talent Acquistion
正式员工 · BEIJING
OH POLLY
Product Development Manager (bo And Tee) China
正式员工 · GUANGZHOU
HENKEL
sr Specialist Raws & Packs Procurement
正式员工 · SHANGHAI
记者
efu.com.cn
发布日期
2012年9月27日
下载
下载
打印
字体大小

泉州最大鞋材企业清美公司停产

记者
efu.com.cn
发布日期
2012年9月27日

凭借上万家制鞋和服装企业组成的产业群,泉州GDP总量连续13年位居福建省第一。但今年,随着整体经济形势持续下行,泉州正经历着一场行业寒冬的考验。







清美公司曾经是行业的骄傲,可惜现在已经停产。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泉州多家制鞋企业,以期真实地反映当地鞋业市场所遭受的冲击,寻找泉州那些正在积极转型突围的企业。


在东莞"倒闭潮"、温州"跑路潮"等字眼不断冲击人们眼球的时候,作为福建省民营经济最强市,有着"鞋都"之称的泉州市,也难独善其身。


最近,记者在泉州实地走访时了解到,这个消费者所熟知的安踏、360度、匹克、乔丹、贵人鸟、德尔惠等国内大多数运动品牌的发源地,如今正遭遇行业滑铁卢,企业普遍面临市场下滑、产能过剩、库存高企的现状,有的甚至干脆关门停业。


当地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出清库存,各大企业使出了浑身解数。运动品牌特步在今年全国经销商订货会上,就直接将宝马车开到现场,对达到一定订单量的经销商直接奖宝马。这一举动,一度引来众多企业模仿。


鞋材企业悄然停产


泰亚股份是泉州一家鞋材生产企业。在2010年泰亚股份的招股说明书中,公司自称是泉州地区规模最大的运动鞋鞋底企业。


不过从公开数据来看,当地另一家鞋材企业清美(中国)有限公司的规模要远大于泰亚股份。2007~2009年三年,清美公司的营业收入总和为17.55亿元,为泰亚股份三年营业收入总和的一倍有余。此外,从记者的实地调查来看,清美工业园不论占地规模还是现代化程度都远胜泰亚股份,宽敞靓丽的厂区和豪华的办公大楼在陈埭镇独树一帜。


泉州当地一家鞋厂负责人杨先生介绍说,清美原本是一家规模庞大的代加工厂,其代工品牌包括"贵人鸟"、"乔丹"、"赛琪"、"361度"等许多知名品牌。


而这家规模远超过泰亚股份的鞋材生产企业,如今已经悄然停产,9月初记者实地采访时,偌大厂区几近空无一人。


记者到达清美工业园时,园区大门处,摆放着一块简陋的招聘广告牌,写着某公司因业务需要,搬迁至清美工业园,需要招聘十余名工人。这一招聘数字与规模庞大的园区相比极不相称。


在园区内负责养护的工人许先生告诉记者,清美公司已经停产数月了,公司原来的设备、生产线早已卖掉,目前靠出租厂房和办公楼维持运营。他指着园区入口处4栋修建到一半的独栋别墅告诉记者,那里原本是企业主盖给自己住的别墅,兄弟4人一人一栋,如今却成了一片荒芜之地。


据许先生介绍,这个工业园去年6月份刚刚投产。公司2010年3月在新加坡上市后,还有省部级高官来公司视察过,没想到如今落到这番境地。不过,当记者问及老板是否"跑路"时,他做出了否定的回答,并表示"老板还不时在园区里转悠"。


"这或许就是泉州一带民营企业主与温州、东莞一带企业主的最大区别。"晋江制鞋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志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泉州的民营企业出现了一些困难,但还没有出现老板"跑路"的现象。


王志勇认为,这主要与泉州民营经济的家族化背景有很大关系。东莞一带的民营企业,主要是香港或台湾的商人到当地租赁厂房经营。而泉州是著名侨乡,当地的企业多为归侨创办的家族企业,厂房、设备的产权都是个人所有。


"由于整个家族都在这里,即使出现亏损,也会想办法维持,不会一走了之。"王志勇说。


募资流向别处


当地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清美公司主业停产,但是凭借着新加坡上市融来的资金,企业并没有完全垮掉。


据了解,泉州一带的民营企业以中小规模为主,这些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很大,上市融资成为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到今年9月初,泉州共有境外上市公司62家。


不过,当地业内流传这样一种说法,虽然近年来境外上市企业数量剧增,但没有把募集资金全部投向主业,也是造成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坊间的说法是,境外上市融来的资金,除了投入主业外,有一部分实际上变相投入了房地产、矿业等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这个比例在30%左右。这在很大程度削弱了公司的主业优势。


杨先生向记者透露:"清美的老板就投资了房地产业,据说效益还不错。"不过,这一观点记者尚未获得官方消息证实。


"资金从实业流向投资领域,对老板来说当然是轻松了,但是对整个产业链肯定是有害的。"有当地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产业链的形成是一个漫长、困难重重的过程。"


而这实际上正暴露出了境外上市公司的监管盲区。福建创元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齐伟告诉记者,目前对境外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国内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主要还是依赖其上市地交易所的监管。


针对清美公司停产歇业但是股票仍在交易的情况,齐伟认为有可能是公司尚未完全披露其经营信息。


最严重的一次危机


清美公司的情况并非个案。


一位在福州经营一家中等规模服装厂的企业主告诉记者,自今年年初以来,从泉州一带过来应聘的工人数量突然增多了。"这是往年从来没有出现的情况,这些工人原来都在泉州的鞋厂、箱包厂打工。"


王志勇告诉记者,制鞋行业是泉州下辖晋江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行业。制鞋行业的产值和税收在晋江市GDP和财税收入的占比长期保持在23%左右。"但最近几年形势不好,特别是出口量,好比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王志勇表示。


"这是鞋服产业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上述杨先生向记者分析说,"内销市场的急剧下滑是行业陷入困境最直接的原因。加之原来专注外销的厂家纷纷转向国内市场,市场短时间内就饱和了。"


"去年大家都认为今年的销售形势会很好,纷纷扩大产能。谁也没料到,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会持续走低,消费需求也出现大幅下滑。"杨先生介绍说,"以安踏为例,今年的订单量整整下滑了40%。而清美公司之所以关门停产,直接原因也正是订单量严重不足。"


杨先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清美的订单量下滑得非常厉害,与公司产能严重不匹配,"如果继续开工的话,工厂将陷入亏损,与其如此,还不如停产"。


记者掌握的材料显示,今年1~7月,泉州市规模以上企业存货达到675.8亿元,同比增长了16.1%,尤其以纺织、鞋服等行业最为突出。


实际上,不仅是鞋服企业,整个泉州传统产业都面临着盈利空间缩小,亏损面扩大的压力。


"目前厂房空置出租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晋江市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坦言,"大企业增速都在下滑,更不用说中小企业。"不过在他看来,产能扩张并不是造成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受整个经济环境下行、市场需求萎缩的影响。


数据显示,1~7月,泉州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了5.5%,增幅同比回落高达40.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额达38.12亿元,亏损额比去年增加了30.57亿元。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朱中伟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