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6
工作信息
&OTHERSTORIES
Omni Sales Manager - China
正式员工 · 上海市
ADIDAS
Specialist Gbs HR Service
正式员工 · 上海市
COTY
Senior Planner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sr. E-Commerce Operation Executive For Skincare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sr. E-Commerce Manager For Skincare
正式员工 · Shanghai
TAPESTRY
Senior Analyst, Treasury
正式员工 · Shanghai
ADIDAS
Manager Consumer & Market Insight 1
正式员工 · 上海市
ADIDAS
Senior Manager Strategy/Innovation 1
正式员工 · 上海市
ADIDAS
Director Culture Marketing
正式员工 · 上海市
ABERCROMBIE AND FITCH CO.
Assistant/ Associate Item Planner-Apac
正式员工 · Shanghai
NIKE
Senior Finance Planning Manager – Long Range And Project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ROCS
(Heydude) Manager, Product Execution Manager
正式员工 · 泉州市
NIKE
Design Director, Partner Platforms
正式员工 · Shanghai
NIKE
Assortment Planning Senior Manager-Inline Store
正式员工 · Shanghai
NIKE
gc - Account Executive
正式员工 · Guangzhou
NIKE
Tax Ops Manager
正式员工 · Shanghai
NIKE
(Cdm) Manager, Store Brand Marketing - Kids
正式员工 · Shanghai
H&M
Business Controller, Pipeline
正式员工 · 上海市
VF CORPORATION
Manager, Digital & Ecommerce Product Owner
正式员工 · Shanghai
ADIDAS
Manager Digital & Content Creation(Corporate Communication)
正式员工 · 上海市
H&M
Regional Procurement Manager
正式员工 · 上海市
ADIDAS
Manager E-Commerce Brand Site Operations
正式员工 ·
记者
CFW
发布日期
2014年4月22日
分享至
下载
下载
打印
点击这里打印
字体大小
aA+ aA-

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可期

记者
CFW
发布日期
2014年4月22日

      可穿戴设备如今已是当之无愧的市场新星,从头盔到眼镜,从项链到手表、手环,从运动鞋到助听器和心率监测仪,如今只要是和“可穿戴”挂上钩的,几乎都能引发市场关注。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穿戴式显示相关产品出货量约为1400万台,年增幅100%。预计2014年出货量将进一步增加到3300万台,年增幅达135%。

  资本市场火热

  可穿戴设备的火热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强烈追捧。2013年8月,可穿戴技术厂商Fitbit就获得软银领投的4300万美元融资,作为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JawboneUp以债务加股权方式,获得了1.13亿美元融资。今年3月,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公司咕咚网宣布,由深创投进行的领投,融资金额达6000万元。据悉,今年年初大概有80个厂家发布了可穿戴设备。而在A股市场,涉及可穿戴设备的公司都受到热炒。

  另据路透社报道,芯片初创公司Ineda已成功获得半导体行业巨头高通公司和三星电子1700万美元投资,资金将用于为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电子设备研发的低能耗芯片。

  BusinessInsider分析师托尼·达诺瓦在最新发布的《可穿戴应用》报告中指出,目前苹果和谷歌已经具备了打造稳固的可穿戴应用生态系统的规模和现有架构,谷歌和苹果这两家公司的平台,即Android和iOS,已经在全球智能手机领域占据了近90%的份额,支持着全球超过13亿部设备。

  据BusinessInsider预测,目前全球可穿戴市场规模约为30亿~50亿美元,未来2~3年将增加到300亿~500亿美元。而随着4G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国内可穿戴市场也将迎来爆发性成长。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3年中国约售出675万台可穿戴设备,销售额为20.3亿元;2016年将快速增至7350万台,预计销售额达169.4亿元。

  缺乏重磅产品

  当可穿戴设备在市场大热之时,业内人士却指出,这种热度有相当成分是被炒作出来的,实际上由于目前可穿戴应用的生态系统非常碎片化,相关应用也少,加上相关技术不够完善,产品的实用性不足,很多消费者在短暂的“尝鲜期”过后,很快就弃用了不久前刚则购买的价格不菲的可穿戴设备。

  美国移动市场研究公司EndeavourPartners近期发起的一项研究表明,约有1/3的可穿戴设备仅在6个月内就被弃用。数据显示,每10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人购买行动跟踪设备,这些人中有一半不再使用这些设备。该数据与--SInsight去年发布的数据基本吻合,而后者表示,大约有40%的可穿戴设备拥有者已经不再使用这些设备。

  业内人士表示,无法让消费者对产品保持持续性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当前的可穿戴设备中,缺乏像iPhone那样划时代的重磅产品。以当前流行的智能手表为例,它更像是一部被简化的智能手机,作为一种“附件”和“补充”而存在。事实证明,很多号称拥有“更为先进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一旦离开了电脑和智能手机,“先进”的功能则很难发挥。

  但可以期待的是,随着统一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设备之间互操作性的加强,更多种类、功能丰富的应用被开发出来,可穿戴设备的前景仍是值得期待的。市场分析机构TechnalysisResearch预测称,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销量将达7050万部,营业收入为117亿美元。

Copyright © 2023 CFW版权所有,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