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efu.com.cn
efu.com.cn
发布日期
2012年1月12日
2012年1月12日
高价"洋"品牌满足了谁?
记者
efu.com.cn
efu.com.cn
发布日期
2012年1月12日
2012年1月12日
1月9日,在联想投资入股新西兰乳企纽瑞滋的发布会上,纽瑞滋的创始人刘宁承认,纽瑞滋由中国企业家创立,奶粉使用新西兰原奶,并在当地制造后只销给中国。但他拒绝透露毛利率。
![]() |
一分钱一分货。高价消费的思维下,被满足的本该是人们消费的愉悦感、安全感,但实则不然,可能更多只是给了真假洋鬼子们可趁之机,带着"钱多、人傻、速来"的兴奋与冲动。
早有SK-II,现有肯德基豆浆粉、味千拉面出老千、雀巢婴儿奶粉碘含量超标,再到家乐福、沃尔玛、依云丑闻……如今的中国市场,几乎所有洋品牌的神圣外衣都被扯下,许多虚幻的美好都被击碎。洋品牌超市一样在卖假货和过期食品,洋品牌服装一样甲醛超标,洋品牌汽车一样质量不合格。如此几个回合后,我们终于明白,"偷奸耍滑"、"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无商不奸"原来从来不是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专利。
更可气的是,还有那么多的假洋鬼子浑水摸鱼,打着特供中国的旗号,好似专为中国消费者服务,但其实只有中国的消费者如此缺乏保护,如此渴望安全,又如此迷恋"进口货"。诚然,品牌就是溢价、是使用价值最大化的体现,但在中国市场充斥的太多真假洋品牌,却有"价"而无"值"。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重名气轻监管的行为使它们有恃无恐,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市场销售几乎到了只依靠企业"自律"的地步。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淡薄和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也助长了其营销观扭曲。而更加遗憾的是,当洋品牌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之时,我们的本土品牌又在做什么呢?
来源:新商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