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CFW
发布日期
2009年4月30日
下载
下载
打印
字体大小

纺织行业:千方百计稳定和开拓国际市场

记者
CFW
发布日期
2009年4月30日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有关负责人指出,纺织行业目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内市场压力加大。技术进步、装备提升都需要有市场的需求作支撑,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要保持产业稳定发展,首先要保证市场的稳定。在《规划》提出的8项产业调整和振兴主要任务中,“稳定国内外市场,稳定和开拓出口市场”被提升到极为重要的位置,其中特别强调要保持国际市场份额的稳定。

    金融危机重创出口市场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渗透。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中下调了全球经济预期,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将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下滑。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将萎缩1.3%,远远低于1月份做出的增长0.5%的预期,也低于3月份做出的下滑0.5%~1%的预期。这一经济发展态势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发达国家居民衣着类消费增长将大幅减缓甚至负增长,并由此引发行业出口增速持续放缓。

    从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看,金融危机使美国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紧缩,失业人口迅速增加,习惯于信贷消费的美国居民在消费增长上失去支撑,消费支出的总体下降使纺织品、服装的市场需求随之萎缩。2008年我国对美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69.12亿美元,增速同比下滑13.38个百分点,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14.19%。

    再看日本市场。近3年来,我国纺织服装对日本出口一直保持小幅增长。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也有所减少。2008年我国出口到日本的纺织品、服装共计220.20亿美元,占总额的11.61%,出口额同比增长8.24%,增速同比上升4.20个百分点,全年呈现前高后低的增长趋势。

    欧盟经济周期落后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08年尚不明显,再加上欧盟取消了对我部分纺织品的进口限制,因此2008年我国对欧盟纺织品、服装出口仍高速增长,出口额高达399.26亿美元,同比增长36.66%,占出口总额的21.06%。但随着人民币对欧元快速升值以及金融危机逐步深化,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欧出口出现增长乏力迹象。对欧出口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对欧出口增速的滞缓加剧了行业整体出口减缓。






    要抓住刚性需求的机会

    虽然出口压力加大,但纺织仍然是我国竞争优势明显的行业。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比重由2000年的55.7%提高到2008年的69.5%,其中纺织品一般贸易比重达74.1%,服装一般贸易达66.8%,显示出我国纺织产业链自我配套能力在不断增强。

    从纱线、面料和服装出口情况看,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从2000年以来纱线、面料和服装国际竞争力系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纱线和面料竞争力增长很快,服装的竞争力一直强劲。面料出口以棉织物和化纤织物居多,这两类织物正是竞争力增长最快的产品。2000年面料出口平均价格是0.79美元/米,服装出口平均价格是2.51美元/件;到2008年,面料和服装出口均价已经分别达到1.12美元/米和3.32美元/件。经过努力,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水平、品牌开发上都有大幅度提高。

    尽管面对出口市场低迷的重重困难,我们仍应该积极看到,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已经形成,欧美不可能重拾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生产,而中国的外向型产业格局和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也必将长期相互依存。金融危机有可能减少奢侈品消费,但纺织品、服装等日常消费品仍将保持刚性需求,并且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价廉物美的产品。

    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OTEXA)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从全球进口纺织品、服装同比下降3.41%,而从我国进口纺织品服装同比增长1.1%。这一方面说明美国对纺织品、服装的总体需求减少,但对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仍有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仍有较强的的国际竞争力。千方百计稳定国际市场份额,抓住刚性需求,是坚定行业发展,为下一步深化调整打好基础的重要保证。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市场有3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纺织服装行业正在通过降低市场集中度,形成合理的外销市场格局。当前,在主流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显得更为迫切。

    例如,我国纱线对亚、非国家出口的增长非常突出。随着这些国家织造能力在不断增强,对纱线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在亚洲国家中,孟加拉的情况最为典型,2008年我国纱线出口孟加拉同比增长49.39%。非洲国家中,我国对埃及纱线出口增幅高达63.23%。从面料出口情况看,2008年,我国出口孟加拉的金额为12.45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出口越南11.06亿美元,同比增长31.07%;出口印尼7.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4%。

    从我国服装出口情况看,开拓新兴市场的效果非常明显。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近年服装消费增长相当快。2008年我国服装出口第五大市场是俄罗斯,出口金额为55.98亿美元,同比下降36.79%;吉尔吉斯斯坦是第六大市场,出口金额为50.89亿美元,同比增长234.94%;哈萨克斯坦是第八大市场,出口金额为30.22亿美元,同比增长44.03%。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正向出口市场多元化迈进,尤其是对俄罗斯、东南亚、中亚、西亚、中东、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纺织品出口不断增长。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继续加大对这些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将成为我们应对发达国家市场萎缩,稳定出口市场份额的重要抉择。

    “走出去”获取价值链高端利润

    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规划》不仅仅要求行业要努力保持现有的市场份额,还明确了大力引导企业“走出去”的新任务,鼓励企业从单纯的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向流通领域延伸,向自主品牌营销延伸,提高我国纺织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实现纺织产业的振兴与升级。

    据介绍,浙江纺织龙头企业越美集团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通过在非洲市场建立自己的贸易公司、加工工厂、配套产业链,在金融危机面前不仅能自主掌握产品的销路和销量,而且成功规避了各种贸易壁垒和汇率波动的风险,为浙江当地中小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越美集团董事长徐志明说,越美在1992年到2000年期间,一直依靠中间商出口,年自营出口额不足300万美元,还经常因贸易公司拖欠货款陷入困境。

    2000年,徐志明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建立了贸易公司经营批发。1.4亿人口的尼日利亚天气炎热服装容易霉烂,因此用于服装的面料消费量相当于5亿人口的消费量。由于当地没有轻工业,徐志明带去的印花布十分紧俏。他说,以前企业的坯布经印染厂、外贸公司、中间商、尼日利亚当地批发商等多道环节,利润率只有5%。把销售部门设到非洲市场后,减少了中间环节,当年的利润率就从5%增加到40%,一些新产品的利润率甚至达100%。2000年,越美集团年销售收入还不足4000万元,到2008年,已达21亿元,平均每年增长65%以上。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境外投资设厂或采取收购、租赁、合资合作等方式,提高对纺织终端市场的控制力,改善我国纺织工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实现销售、研发、生产各环节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价值链中获取更高端的利润,不仅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行业三年调整振兴规划的要务。





Copyright © 2024 CFW版权所有,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