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CFW
发布日期
2008年3月13日
下载
下载
打印
字体大小

奥斯卡的礼服逻辑

记者
CFW
发布日期
2008年3月13日

亚历山德拉・拜妮(Alexandra Byrne)赢得本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当晚,她就好像在去超市的路上,偶然经过柯达剧院,刚好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她就上去了。我们这位手捧着第80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大奖的设计师,像一颗梅干菜直愣愣地杵在奥斯卡颁奖台上,我想很多时尚评论家还是会出于礼貌把头扭开,因为她赢得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与她当晚的裙子形成了一个颇有讽刺意味的画面,她本人被纽约知名时尚评论家评为当晚最差着装之一。




确实,《伊丽莎白:黄金时代》里的服装远比电影本身要好看得多,甚至有人怀疑这是该电影在开拍前期就已经预谋好了的,近年来人们不断猜测:从近年来的获奖规律看,只要是历史题材,碰上繁琐的服装工艺,穷奢极欲到矫揉造作的宫廷装,用金线缝起每个接口,大量地用天鹅绒和绸缎,奥斯卡的服装评委一定晕菜不已。

女王猛然间发现情人的背叛,在爱情的打击下痛下决心――怀春少女死去,国王之心醒来,然后她开始穿上束胸衣、戴上假发,在脸上涂满白粉,在表现一位女性角色心理的重大转折时,服装往往是最有力的表白。

这部电影企图“童贞女王”和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互为因果,好像伊丽莎白女王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性压抑。

通常我喜欢在设计师的服装里揣测他们的心路历程,这种乐趣绝不比看电影本身少。比如《伊丽莎白》女王猛然间发现情人的背叛,在爱情的打击下痛下决心――怀春少女死去,国王之心醒来,然后她开始穿上束胸衣、戴上假发,在脸上涂满白粉,在表现一位女性角色心理的重大转折时,服装往往是最有力的表白,你只要看伊丽莎白如何在仆人和大臣的张罗下,繁琐地穿衣,便能感觉到这姐们已经对爱情是死了心了――但如果是企图要以“童贞女王”和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互为败因成果,则好像伊丽莎白女王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性压抑,编导们简直像颁奖台上拜尼的裙子一样,显得有点自闭且内向。

如果电影故事本身欠缺说服力,服装语言也会跟着苍白,好比商场里为夺人眼球而日夜赶制的促销海报,赌咒发誓说柜台上陈列的手纸比别家便宜,但仍不能改变2007年物价平均升高4.7%的事实。

名利场往往是这样一条规律:你有什么才华和品行远不及你穿了条什么样的裙子来得重要。每年的奥斯卡红地毯正是这样一个光景。亚历山德拉・拜妮选择的裙子与她的服装设计才华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不一定,但当晚人们看的是你穿了什么,而不是你做了什么。如果她穿这条裙子去任何一家公司应聘,百分之八九十会被拒之门外。当你想从她的裙子中揣摩她的才华时,她拒绝了,确切地说,这条裙子拒绝了:在聚光灯闪耀下,她裙子的颜色连同她这个人显得黯淡无光,缺乏自信。

来源: 南都周刊





Copyright © 2024 CFW版权所有,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