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华丽志LUXE.Co
发布日期
2016年11月22日
下载
下载
打印
字体大小

时代变了,压力山大!时尚圈内人揭秘大牌设计师频繁更替的四大原因

记者
华丽志LUXE.Co
发布日期
2016年11月22日

从去年 Alexander Wang 离任 BalenciagaRaf Simons 离任 DiorAlber Elbaz 离任 Lanvin,到今年 Hedi Slimane 离任 Saint Laurent… 过去一年时尚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设计师离职潮。Dior 和 Saint Laurent 在四年内换了两位设计师,包括 Calvin KleinMarniRoberto CavalliSalvatore FerragamoBrioniCarvenCerrutiBerlutiErmenegildo Zegna 在内,这些著名时尚和奢侈品牌都在过去一年经历了设计师大换血。

设计师为何频繁离职?离职潮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行业现状?尽管上述大部分品牌都已经找到了继任者,这些问题依然值得思考。近日,美国网站 WWD 撰文报道了八位业内顶级大咖的看法。从行业大环境,到设计师本身:

1)商业模式的转变
法国春天百货(Printemps)主席兼 CEO Paolo de Cesare 认为,那些在高级时装屋效力数十年的设计师,是过去二十年奢侈品行业爆发性增长的主要推手,比如 John Galliano 在 Dior 15年,Nicolas Ghesquière 在Balenciaga 15年,Marc JacobsLouis Vuitton 16年,Alber Elbaz 在 Lanvin 14年,Karl LagerfeldFendiChanel 分别已有 51年和 35年。

从过去设计师长期坐镇一家品牌,到现在的频繁更换,Paolo de Cesare 认为发生这种转变与商业模式有关,包括产品种类的增加,零售网络和国际市场的扩张。在新的商业模式下,品牌需要精通社交媒体的人才,同时会更加频繁地更换设计师,为品牌注入新鲜血液。

Dover Street MarketComme des Garçons International 首席执行官 Adrian Joffe 认为,很难为时尚设计师的变动找到共性,或许更多只是一种巧合。他指出,品牌更换设计师一定程度上会激发消费者兴趣,引起新一轮粉丝经济,但如果太频繁,也会使消费者的兴趣消失殆尽。

来自巴黎的猎头 Mathias Ohrel 也认为,设计师变动不一定都有合理的解释,有些品牌是出于财务考虑,有些品牌希望通过更换设计师来更好地与客户沟通,还有一些品牌成功挖来了能为他们带来更大价值的设计师。


Balenciaga 2016/2017秋冬系列




2)消费者对新鲜感的需求永不满足
总部位于迈阿密的奢侈品零售商 The Webster 创始人兼 CEO Laure Heriard Dubreuil 认为,设计师频繁变动与时代背景有关。她指出,整个社会的消费速度太快,消费者希望以现代化的方式与品牌联系,但是如何建立这种联系成为业内持续探索的问题。明星设计师有一个共同的优势,他们与客户建立了深厚的联系,当然这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步积累的。

男装品牌 Cerruti 创意总监 Jason Basmajia 表示,在快速发展的行业大环境下,设计师的角色也在转变。品牌需要在创意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这让创意总监肩上的压力更重,时间更紧。

Jason Basmajia 曾在 Brioni 供职六年,直到后者被法国 Kering 集团收购。他认为有些品牌太过急躁,特别是一些男装品牌,如同正在经历中年危机。其实行业并不总需要变革,且过于频繁也不是好事,这个过程很消耗时间。

此外他还提出,现如今一个成功的时装秀并不一定能成就一笔好生意,决定零售商是否下订单的不仅仅是这个系列的设计如何,还包括设计师、营销、形象、产品在内的所有触点。

意大利 Polimoda 时尚学院的战略咨询顾问 Linda Loppa 则指出,管理层或所有权的变动都会引起设计师的更换,比如说 2012年 Marni 被 OTB 集团收购后,创始人 Consuelo Castiglioni 便退出了公司,因为他对新老板 Renzo Rosso 的决策感到不满。

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下,有些设计师感到压力重重,尽管他们薪水丰厚。许多品牌往往会选择年轻设计师,以期减少成本,也希望能刺激业务增长。但是这些年轻设计师能否担此重任还是个问号。通常,设计师必须在五周内熟悉团队,认真调研。有些设计师确实做到了甚至超乎预料,比如 Haider Ackermann(Berluti 现任创意总监),Demna Gvasalia(Balenciaga 现任创意总监)。

但也不都是如此。有些品牌更关注宣传和炒作,设计师只在模特身上做文章,全然忽略了衣服本身,忽略了审美,忽略了价值,却依然得到了业界权威的认可和媒体的热捧。她认为这种行业怪像反映出了体系本身的问题,作为专业人士应当提出质疑。设计师的见解和品牌的管理应当统一,品牌的所有人或管理层应该拥有长期的远见和丰富的经验。

3)设计师必须了解客户对品牌的诉求
Mathias Ohrel 认为,在 Instagram 等社交媒体上拥有超高人气的设计师,相应也能为品牌带来关注度,但品牌真正能从设计师的粉丝中获益多少,还是要看设计师创造的产品和体验。

伦敦 Browns 女装买手总监 Laura Larbalestier 表示赞同,她认为最重要的是设计师是否真正了解客户对品牌的诉求,以及能否重新诠释这种诉求。

Gucci 设计总监 Alessandro Michele 或许是最好的例子。在 Gucci 默默工作数年的副手 Alessandro Michele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并非只有明星设计师才能挑起设计总监的大梁。

他上任后发布的首个系列便一举打破了品牌令人乏味的固有形象,成功让 Gucci 走出低迷,成为当下奢侈品行业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无论设计师去向如何,消费者永远只为产品买单”,Laura Larbalestier 说道。


Gucci 2017度假系列




4)压力太大, 设计师希望实现自我
如今的设计师面临更加繁重的工作量,Raf Simons,John Galliano 和 Alber Elbaz 都曾直言不讳设计师承受的压力太大。对此,Karl Lagerfeld 承认自己应该承担部分责任。“一部分是我的错,因为我在日程表上加入了更多的系列,我刚到 Chanel 的时候只有四个,现在我每年发布八个。”不过他补充说,这是大公司需要达到的量,他很乐意去做。

他认为设计师换得太频繁不是好事,他很反对这种做法。“我的职业生涯可以作证。我创造了世界纪录,没人能在一家公司待上 51年(Fendi),在另一家公司待上 34年(Chanel)。”不只是他自己,他还以 CélinePhoebe PhiloChloéClare Waight Keller 为例,两位设计师都与各自品牌合作已久,而且做得都很好,他还提到了 Jonathan Anderson,认为后者能在 Loewe 很长时间。

曾在 LacosteHermès 担任设计总监的 Christophe Lemaire,目前致力于与日本优衣库(Uniqlo)的联名系列。他认为引起这种现状的原因,来自金融机构对时尚产业的投资和已经饱和的媒体关注。在他看来,有些设计师被过度追捧,收入过高,同时还有一些设计师,他们有天分,有能力,出成果,却被更知名的设计师盖过光环。很多品牌选择已经拥有相当名气的设计师,看重的是他们的名字而不是才华,希望利用他们的名字创造短期利益。因此越来越多优秀的设计师并不一定会选择进入大品牌工作,无论是多好的品牌,提供多高的薪水,他们并不想做这些毫无意义的工作。

(图片来源:各品牌官网)
 

Copyright © 2024  华丽志LUXE.Co版权所有,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