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
工作信息
HENKEL
Indirect Purchasing Manager, Korea
正式员工 · SHANGHAI
HENKEL
Flexible Lamination Sales Manager - East China
正式员工 · SHANGHAI
L'OREAL GROUP
(Junior) Medical Assessor - l'Oreal Research & Innovation
正式员工 · SHANGHAI
L'OREAL GROUP
(Assistant) E-Commerce Manager, Biotherm,Tmall
正式员工 · SHANGHAI
L'OREAL GROUP
[North Asia & Sapmena Zone bt] Enterprise Solution Architect, Shanghai
正式员工 · SHANGHAI
L'OREAL GROUP
(sr.) Supply Chain Executive, Planning - Ysl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Influencer And Digital Marketing Executive For Fragrance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Marketing Director - Orveda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Assistant Brand Manager For Adidas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Brand Manager For Fragrance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Digital Technology Senior Manager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OTY
Assistant Brand Manager For Gucci
正式员工 · SHANGHAI
JCPENNEY
Quality Engineer
正式员工 · SHANGHAI
L'OREAL GROUP
Indirect Purchasing Manager
正式员工 · SHANGHAI
CENTRIC BRANDS
Coordinator, Operations
正式员工 · GUANGZHOU
H&M
Business Controller - h&m Move
正式员工 · SHANGHAI
H&M
Transport Coordinator
正式员工 · SUZHOU
H&M
Business Controller, Sustainability
正式员工 · SHANGHAI
H&M
Loyalty Manager Greater China
正式员工 · SHANGHAI
ESTÉE LAUDER COMPANIES
Function Manager,Talent Acquistion
正式员工 · BEIJING
OH POLLY
Product Development Manager (bo And Tee) China
正式员工 · GUANGZHOU
HENKEL
sr Specialist Raws & Packs Procurement
正式员工 · SHANGHAI
记者
efu.com.cn
发布日期
2012年1月11日
下载
下载
打印
字体大小

设计师品牌的"例外"成长

记者
efu.com.cn
发布日期
2012年1月11日


例外两千平米的全新概念零售店"方所"11月25日在广州太古汇开张,这是感恩节的第二天,黑色星期五在美国是全民血拼的日子。"方所"的收银台前也排起长队,来宾不仅仅买例外的女装和新推出的男装,还有店里引进的60多个环保生活品牌产品和书店里的9万多册藏书。


"方所"取自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定是常住,便成方所",由例外与台湾行人文化实验室合作筹备规划时间超过两年。去年此时听毛继鸿谈及"方所",概念很新,亦表示领军品牌要对行业有所帮助,不但是时尚,还有文化和艺术。正如他所说,在一个城市中,必须要有一个实体的平台,让更多创作者在这里发声。因此方所邀请骆以军、许知远、廖一梅、欧阳应霁、周云蓬等作家在书店演讲、签书。


例外创立十五年,是中国现存时间最长的设计师品牌,其实我感觉例外确实是很"例外",因为与其说是时装品牌,更应该是文化品牌。例证就是参加活动的嘉宾还是媒体,文化圈是主流,时装圈却好像是非主流。


记得数年前一次电视节目里,毛继鸿说例外的创作人员到各地拍摄天空,制成画册送给自己的顾客,预示在同一片天空下有不同的世界。现场一位国外大牌高管就质疑这么做有何意义?毛继鸿的回答我记不清了,应该是有些尴尬的。其实事实就是同一个市场下有不同的消费者,例外的消费者不能以简单的市场划分方式定义,只有例外人能与她们心有灵犀,别人却以为不存在。


理解自己的消费者,想她们所想,例外的消费者爱读书,所以方所的一半面积是书店。ZUCZUG素然的消费者爱舒适,这不素然推出了户外系列。DECOSTER追求低调精致,上海时装周期间推出DECOSTER Concept探索传统与现代的新式表达。JNBY要Just Naturally Be Yourself,未参与多少行业活动扯大旗却墙外开花,早早把店铺开到国外,纽约soho专卖店就是一面大旗。JNBY的官网有好多语言版本,唯独中文没几个字,走向世界昭然若揭。


只是这些设计师品牌都已逐渐成熟,而更多新兴设计师品牌则还在探索道路。洪晃的BNC里卖的好的,老外和国内消费者都爱,卖的不好的,谁都看不上。正如她所说中国的手工艺有断层,文化也有断层,因此在这历史以及产业和市场环境下,如何建立一个可以发展的设计师品牌?


前些日子意大利VOGUE主编Franca Sozzani在中国之旅后撰文说中国有太多WANG,是否可以考虑设计师在创立个人品牌时不要以自己名字命名品牌,而取一个更容易为世界记住的品牌名?


其实,Franca可能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目前新创立的设计师品牌还很难依靠这极小众的市场存活,连上海外滩18号的Younik都暂停出售本土设计师品牌,转向玉器珠宝。所以设计师只有自己先成名后才能依靠与大品牌合作来进一步发展自己,施华洛世奇元素、ECCO、美棉、澳洲羊毛局等都邀请本土设计师合作。然而,只依靠这些项目要何时才能掘到第一桶金,走高级定制工作室路线则更会限制自己的发展空间。


我突然想起前些天的Elle Style Award上一件似乎没引起太大关注的事,就是在Alex Wang和Judy Hua获得年度设计师称号后,Elle还宣布将创立20亿人民币规模的基金支持中国本土时装业,这无疑比政府四万亿还给力,要知道美国CFDA/Vogue给设计师的大奖也才30万美元。有了资金支持和国外主编的教导,设计师品牌们就不必再"例外"成长了。




来源:观潮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