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CFW
发布日期
2015年4月30日
下载
下载
打印
字体大小

上海时装周:让时间给时尚一个说法

记者
CFW
发布日期
2015年4月30日

 2015秋冬季上海时装周落幕之际,那些从上海走向国际舞台的独立设计师,以及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行业先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上海成为真正的时尚之都?   





  上海时装周开幕的前几日还愁云惨淡的天,却在开幕那日绽开了笑脸,于是这座城市最敢穿的那拨人又如约出现在秀场、Showroom和派对周边,连马路都变得时髦起来。

  每到上海时装周临近,总有人会等着看笑话,但这一季,他们可能要失望了,因为T台上少了许多令人弹眼落睛的怪设计。Fake Natoo这样比较出格的秀第一天基本就走完了;此后更多的是风格主流的本土设计师品牌和商业品牌秀,比如走优雅名媛路线的Hanlulu和摇滚范儿的Where What Who;此外Ye''s和Ines Fresedo这两个新锐设计师品牌的首秀也没怎么露怯,Bluemarine & Blugirl与Astrid Anderson这两场“引进大秀”更是成熟老到让人挑不出刺。无论官方的组织者、设计师、买家还是媒体,这一季都在忙着讨论独立设计师今后的出路与商业品牌的生存之道,严肃认真的气氛也许让那些想要看热闹的人觉得无聊透顶,但这正是上海时装周与国内其他时装周最明显的不同。





走摇滚范儿的Where What Who秀  





Astrid Anderson男装秀

  上海有时尚的土壤,只是养分不足
  
  上海时装周正式开始前,组委会照例要开个发布会,这一季的阵仗明显大于往年,可能是因为现场要与米兰、伦敦三地的时装周负责人连线,台下坐着的国外媒体比以往多得多。主持这场“海尚国际论坛”的是时装商业评论BoF的创始人Imran Amed,随后国际时尚评论家Colin McDowell与三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国独立设计师张达、王汁和上官喆聊起了他们与这座城市的关系。





时装商业评论BoF的创始人Imran Amed(左)和国际时尚评论家Colin McDowell(右)

  上官喆是前几季从上海时装周冒出来的新星,然后经“时堂”Showroom牵线搭桥得到了《GQ》中国的赞助,将自己最近两季的作品发布挪到了伦敦,会后聊到此事时他诚恳地说,身为“厦门帮”设计师群体的一员,他很感谢上海这个平台,可以说没有上海时装周就没有现在的Sankuanz;而王汁和她的Uma Wang则是最早从上海走出去的独立设计师品牌之一,如今她每一季的秀都放在巴黎;张达和他的Boundless没边,同样具备“走出去”的实力,但他说自己想要继续深耕国内的市场,暂时没有必要离开,他透露,下一季会在上海时装周发布作品。





Sankuanz创始人上官喆

  这些年,越来越多来自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设计师和品牌对上海寄予了厚望。论文化底蕴,上海可能不及北京,经济发展速度也并不比广州、深圳更快,但是比时尚,上海完全有可能胜出。在Imran Amed看来,北京的中国国际时装周更传统、更中国,而上海比较能够与国际接轨。Colin McDowell同样密切关注着北京与上海的时尚较量,他说自己观察多年仍难以下定论,因为对上海这样起步才十余年的时装周而言,机遇总是伴随着困难而来,今年当然比去年有所进步,但进步得还不够快,毕竟伦敦也花了十年时间才有了如今的地位,上海能否以同样的速度发展,目前来看还是个未知数。Imran Amed于4月11日在BOF全球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为中国设计师的未来担忧,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缺少成熟的产业链支持,换句话说,这里的土壤还不够肥沃,再好的苗子都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才能茁壮成长为国际一线大牌。

  好设计需要订单滋养
    
  Imran Amed提到的产业链问题,其实这几年上海时装周已经在努力改善,只是变化并不显著,以至于让人觉得行动太慢。这一季,上海时装周第一个官方搭建的Showroom平台——MODE上海服装服饰展千呼万唤始出来,在三天的时间里集合了9家高品质的Showroom参展商,让买手们一次性看足200多个品牌的成衣与配饰作品。Colin McDowell对MODE的初次亮相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买家们从全球各地来参加时装周,行程通常都很满,把原本零散在城市各处的Showroom集中在一起,为买手们节约了时间,他们可以更耐心地触摸单品,与品牌方沟通细节,而设计师们也可以从媒体和买手那里听到更多反馈。





  DFO创始人MeiMei与品牌代表在Showroom场地沟通

    此次加入MODE服饰展的DFO前两季都在上海时装周期间办过Showroom,其创始人MeiMei说:“想要来看货的买家数量众多,MODE三天的展期对我们来说实在太短,于是只能在MODE开始前于思南公馆另设展区,让买家们慢慢挑选。毕竟做生意不是儿戏,匆匆忙忙走个过场可能没办法促成一笔订单。”当被问起为何很少与国内的设计师品牌合作时,MeiMei表示自己并非崇洋媚外,主要是DFO采用国际上通行的游戏规则,不仅提供Showroom的场地,更以代理的身份为品牌的订货量负责,于是从双方长远的利益出发,她倾向于选择容易被市场接受的合作伙伴,而这样的本土设计师品牌数量屈指可数。





入驻DFO的独立设计师杨芳的品牌by Fang

  独立设计师杨芳的品牌by Fang是DFO的Showroom里为数不多的中国面孔,她之前只在巴黎和纽约接受订货,眼下她想要开拓国内市场,而DFO恰巧在国内拥有丰富的买家资源。说到底,Showroom能不能带来切切实实的订单,是设计师们最关心的。

  在洛杉矶落日大道开有三家店铺的买手Lorenzo Hadar此次来上海也专程去了一趟MODE订货,此前他在Uma Wang巴黎的Showroom里结识了中国买手店“栋梁”的创始人之一Tasha,两人相谈甚欢,于是今年5月他将与栋梁合作把多位中国设计师的作品带到洛杉矶,而这也是上海时装周的海外交流项目Design By Shanghai首次落地美国。Lorenzo说,他一直在等待中国设计师成长,有越来越多像Uma Wang和Ziggy Chen这样的品牌涌现出来,而他会用订单为这些设计师给予最直接的支持。





买手Lorenzo Hadar此次来上海也专程去了一趟MODE订货

  不够热爱就不要来
    
  此次时装周期间,还有一个地方虽然远离秀场、Showroom扎堆的新天地,却一样人头攒动,即使是下着大雨的夜晚,众多时尚人士和媒体仍然费尽周折赶往那里,只为聆听一场来自行业顶尖人物的精彩对谈——因为那是意大利传奇买手店10 Corso Como的上海分店,号召力毋庸置疑,但更重要的是10 Corso Como的创始人Carla Sozzani此次邀请了英国时装记者Gemma A. Williams于中国正式发布其花费两年时间撰写的《Fashion China》一书,并挑选了书中介绍的十位设计师专门为10 Corso Como设计限量的作品,包括UMA WANG/王汁、QIUHAO/邱昊、BOUNDLESS没边/张达等等。  





BOUNDLESS没边创始人张达

  张达随后在他的Showroom里接受专访时说,他不排斥这种跨界联名的合作,但也不觉得独立设计师可以借此扬名立万,先老老实实做自己的设计,真做出了好东西,自然有机会在前面等你。他坦言在国际买手和时尚消费者眼中,中国设计师作为一个群体和日本有很大差距,因为在川久保玲这一代人成名以前,已经有好几代日本设计师走在前面做足了铺垫,有根基也有传承,而中国比他们晚太多了,第一代设计师都还在摸索方向,前方道路阻且长。张达说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可买衣服的人哪管这么多,只要你做出来的东西不好就不会买单。他对自己的定位有着相当清楚的认识,懂得市场的游戏规则,他会把上一季的衣服和这一季摆在一起展示,告诉买手和顾客,他的设计不是奢侈的一次性投资,上一季看起来比较飘忽,这一季就拿世俗的“川牌”图案来中和,两个系列完全可以搭配在一起穿。这些想法来自于张达多年来反复的实验和琢磨,年轻的设计师在这一方面恐怕难以企及。
    
  把10 Corso Como带进中国的陈瑾瑜则表示,本土设计师和品牌需要更多的时间打磨,国际化的买手店能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平台进行展示,但真正能帮助本土设计走向世界的,还是他们自己。陈瑾瑜希望整个时装产业能够慢下来,先做点“傻事”,在长期的积累当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如果对时尚没有足够的热爱,耗不起这个时间,不如别来。
 

Copyright © 2024 CFW版权所有,严禁转载